君玖法讯


于大江:海派诗人律师炼成记

2020-05-15

海派诗人律师炼成记

                           上海君玖律师事务所主任  于大江

 

  2020庚子年春节的特殊时节,整个城市一片寂静,外面只有鸟鸣和植物默默期待春天的声音。善良的人们为说真话的医生赞叹,为疫情中的逝者祈祷,为病痛中的人们鼓劲,为被隔离的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作为“禁足”在家的众多普通人的一员,我也有机会回望近二十年的上海滩律师生涯。其中的酸甜苦辣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得以写这些,也是在疫情纷乱迷离之后据说是有药可治的情况下才得以静下心来,有些灵感和写作的冲动的。

 

                大江东到海 南下临沪风

 

别人都说乡愁如何如何,但我有时会开玩笑的说“我是没有乡愁的”,如果不是因为写此文,我也很少提及我的故乡。因为我对故乡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些令人不安的伤痛的少年及青春记忆。

河北省卢龙县,是一个偏安一隅丘陵遍布的冀东小县,原属唐山地区,现属秦皇岛市。他的辉煌时期应该是商代的孤竹国时期以及满清时代的永平府时代。伯夷叔齐的君子风范、纳兰性德的壮怀深情、大钊先生的真诚探索无不在此留下遗迹。我曾经就读的卢龙县中学所在的旧址曾为“永平府中学堂”,大钊先生曾在该校就读,后来该校迁唐山,为唐山一中的前身。卢龙县中学号称是卢龙县的北京大学,整整一个县的青春学子在其中军事化学习,每到高考时,为家庭培养出了希望,为国家培养出了人才。1986年大江高考那年,河北省文科状元,秦皇岛市理科状元全是我的同届同学,可见学校教学质量之高,学生学习的勤奋刻苦。我那年也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大学法律系。

1967年正月,正值文革疯狂的高潮,正月初五日这天,我出生,而此时外面街上却是被错划为右派的父亲接受批斗的喧天锣鼓。所以,在我幼年的成长道路上,起码在小学阶段,还有受人歧视、欺负的印象。姐姐被株连,二姐不能做教师,三姐不能入团的深刻烙印令人感到压抑。而所谓没有”乡愁“,可能就是那时形成的吧。从懂事时特别是高中开始,我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离开那个令人有伤痛回忆的地方。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平反昭雪,恢复工作,后来家里盖上了宽敞明亮的有着蓝色窗框玻璃窗的正房,母亲、三姐、四姐和我全都“农转非“,命运发生巨变。父亲1985年离休,那段时间应该是我最美好少年及青春时光。

1989年,家国皆是多事之秋,我已经就读于河北大学法律系三年级,作为离休干部的父亲却因病溘然长逝,父亲的去世令我断崖式成长,从此真正走上了不回头自我奋斗与成长的离家之路。

 大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我独自一人站在秦皇岛当时略显荒凉的海边,遥望海的尽头,听着海的涛声,心想,“是啊,多少忧思和迷茫都过去了”。

那是上个世纪的1990年,我作为经济法老师被分配到现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之一——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学校。教书生活无疑是自由惬意的,因为窗口外面是大海,是桃花盛开的地方。但是教书生活又是单调重复的,为了寻求改变,1992年,我通过律师资格考试,1993年入当时的秦皇岛市海港区律师事务所正式成为执业律师。后又作为创始合伙人参与建立河北凯悦律师事务所,并担任该所副主任。

2000年初的时候,我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已经做了近七年的律师,在当地也算小有所成。但是身在小城市,总觉得心有不甘,因为在北方小城的大环境中,不管怎么做也是做不过人家善于逢场作戏、有背景有关系的律师,且做的案子也是缺乏挑战性,因此总想着往大城市闯一闯。

秦皇岛离北京近,当时我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一般来讲,会首选北京执业。但当时我就想,北京和秦皇岛是相同的北方文化圈,重关系、重背景、酒场文化风行,恐不太适合我,因为我没关系、没背景、酒量又不佳,再加上北京对外地人才准入的政策又不是特别开放,因此北京就被否掉了。

而上海作为江南的国际大都市,更注重个人的专业素质,对关系、背景等外在因素更忽略些,生活也更为精致,以我的性格更为适合。而且当时上海还有买房送蓝印户口的吸引人才政策,这无疑更为吸引我。

说实话,我与上海滩是有缘的。高中三年级时,我就有机会阅读到我父亲单位订阅的上海《文汇报》,上面刊登的高考试题分析在我高考时受益,专栏里登载的著名演员刘晓庆的《我的路》也给我最早的“自我奋斗”的启示。就是来沪后所买的第一套房子,也是得益于《新民晚报》一则小小的房产广告。

大概是20009月份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中国律师》杂志,发现上海天宏律师事务所(朱妙春律师事务所前身)系该杂志的协办单位,上面有天宏所主任朱妙春老师的联系方式。我就斗胆给朱老师打电话,而朱老师当时也正缺人手,朱老师遂邀约我国庆节期间来上海面谈。

 

海派风范  受益匪浅

 

 2000年的国庆节,上海滩正是个多雨的时节。然而,雨洗濯下的大都市却是清爽干净,特别是到夜晚的时候,更是霓虹闪烁,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大上海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他浓浓的海派风格:淡雅的人情味,细腻的专业度,文明的国际范儿。

 现在朱妙春律师事务所早已搬到了写字楼上,然而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还是在打浦路88号海丽花园的办公室。从大门进入,顺着不太宽的两旁长着高大冬青树的曲径,就来到了律所的接待区,从接待区再沿小径走几步就是律师办公区,朱老师的办公室就在那里。

办公室不大,但干净、雅致,可谓海派律所风范。朱老师彼时时年55岁,正是执业律师的大好年华。那时,他就是已经出版过知识产权律师实务专著的海派大律师,但为人仍是儒雅谦逊,令人印象深刻。

 和朱老师交谈,感觉如沐春风,没有任何压力。因为当时朱老师正在着手写作《著名疑难案件代理纪实》一书,他招人主要看业务素质和文章文笔。他遂交给我了一个任务,写一篇代理纪实让他看看。我拿到任务后,一方面听朱老师讲述,一方面阅卷,写了一篇内容详实,论理有据,文笔还算不错的代理纪实,朱老师看后很满意,遂决定让我进天宏所。

而我,也趁假期去考察上海的房子,决心下得很快,也就是在这个节日,我买了我在上海滩的第一套房子,且送两个蓝印户口,这也解决了未来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2001年暑假,我夫人和儿子来沪,我们在上海也就安了家。夫人做会计,孩子继续他的小学二年级的读书生活。岁月车轮前行中,现在我儿子于涵川也成了律师,是典型的“律二代”,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朱老师对我的关照,因为当时孩子上小学,我会有一些早退之举,而这时,朱老师全是提供方便,我认为,这也是海派风范淡雅的人情味的细节体现。

 直到现在,我还说,朱老师是我的贵人,是他,让我在上海滩得以立足,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真的要感谢朱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这里我要说一点题外话,来到上海滩后,还有一个朱老师对我帮助也很大,也是我的贵人。那就是我君玖律所开业后,律所办公室主任朱宝富先生,朱宝富老师是资深检察官,为人专业挚诚,退休后长期在大型律师事务所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在20159月君玖所成立后,又再次出山,担任君玖所办公室主任,直至2018年中才返家享天伦之乐。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包括姓氏之间可能是有一些神秘的渊源,我在此要谢谢两位朱老师对我真心的帮助。

 朱妙春老师在专业上也是一丝不苟的风格,从2000年国庆算起,直到我200410月份离开天宏所,我一共师从朱老师四年时间,相当于上了一个”海派“大学。他办案风格细腻,每个案子都做一个“大事记”,有意义的案子他会在此”大事记“基础上形成”代理纪实“,之后成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朱老师的专著《著名疑难案件代理纪实》一书中,我作为代理人之一或作为案件主要参与者曾参与撰稿,如今我又翻阅了一遍该书,我看了一下,我参与撰稿的应是四个案件的代理纪实,分别是《不尽的遗憾---”清脂素减肥食品人身伤害索赔纠纷》、《未亡人的哀与愁---漂流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不该发生的悲剧---受害业主诉物业公司赔偿纠纷案》、《飞来横祸---金龙车轮致人死亡损害赔偿案》等四个当时朱老师办理的著名疑难的损害赔偿案件。

这几篇代理纪实的写作真的是办案律师的心血之作,除了律师的专业度,还有就是对委托人的一颗真心。众所周知,民事损害赔偿案件的当事人都是在万分无助的情形下才找到律师的,律师就是他们在迷茫中的一道光,而朱老师作为代理律师从接待委托人开始,到证据搜集、诉请确定、开庭准备、代理词撰写、再到法庭开庭,就一切为委托人着想,为委托人竭力,以求依法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这几个案件除了“清脂素减肥食品损害赔偿”一案当事人无奈撤诉外,其他案件的结局在当时的损害赔偿制度下,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样一个代理进程,朱老师往往让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写下案件是怎么接下来的,用严谨精到的法言法语描述诉讼的进程,直到最后在“后记”部分给读者分享律师作为一个法律人的思考,一个案件的完整的代理纪实就此形成。

直到现在,就我的一些成功案件我自己写的文章的体例、风格也深受老师的影响。”上海君玖律师事务所网站“和”君玖律师“微信公众号中的凡是成功案件“代理纪实”的写作几乎都是这个范例。现在,我也会要求助理做代理案件的”大事记“,及时记载和委托人沟通交流的细节,还有阅卷时按案件的发展进程记载法律关系发生的时间点、法律文书的形成时间,这样,不仅整个案件的发展脉络得以梳理,而且律师对案件的准确把握也得以清晰,有利于达成当事人胜诉,提升代理案件的成功率。

海派风范的国际化我也有体会,当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上海作为中国开埠最早的国际化都市,她位于外滩的万国博览会的建筑,令人恍若置身国外。但内里精神中,上海文化中的更重契约精神,更规范、更有效能显然是国际化在法律上的表现。

在朱老师这里,参与办理的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就是“中国二战劳工对日索赔案”,虽然最后的索赔因为程序问题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但我跟随朱老师和律所团队几乎参与了整个全程的工作,包括和上海师大苏智良教授还有新闻媒体一起去崇明寻访慰安妇、给在沪二战劳工做调查笔录、证据公证、研讨会等,最后包括《为了忘却的记忆——二战劳工对日索赔纠纷代理纪实》我也是作为主要撰写者之一。此案是天宏律师事务所当时做的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一个公益项目,在此要致敬朱妙春老师和当时的天宏所律师团队。

我在上海执业,真的没有因案件所需而请法律界人士吃饭喝酒应酬的例子,做案子就是做的案子本身的事实和证据,开庭后提交代理词、辩护词,该采纳的法院定会采纳,一般跟法官也不用多废话的,所以我在上海酒量没机会长,二十年了,体重也没上来多少。

作为一个秉承自由理念的律师,我还喜欢上海的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这里没有强求一致,只要你个性的得体张扬,他特有的自由自在的咖啡文化我也很欣赏,无论是在外,还是在家或办公室,品一杯咖啡,真的是一种优雅和美的享受。在咖啡馆,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写一首小诗更是最惬意不过的了,我的很多诗歌作品,也是在咖啡馆中写作出来的。

 岁月如梭,现在我也即将跨入二十年前初次拜会朱老师的年龄,犹记朱老师带我于延安路高架无敌夜景中驱车现已成历史、令老上海人曾无比自豪的外滩”亚洲第一弯”的情景,直到现在我每每开车行至外滩就会忆起当时令人惊艳的一幕,也记得每周末定期的案件讨论,庭前准备,还有他每年发给我们一本的厚厚的记事本,现在仍在我的书柜里......林林总总,我的成长在那时就已经打上了深深的海派烙印,相伴终身。

 

上海滩”君言玖鼎“   二十载似箭光阴

 

2015910日,在离开天宏所10余年,辗转几家律师所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法律理想和律师理念,我终于在上海滩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上海君玖律师事务所。我一向认为:“律师,就应该是公平公正法律理念的代言人,是司法机关权力的制约者,是公民权利的维护者,律师就应该仗法直言”,这是律师的价值所在。

律师是一个需要树立个人品牌的职业,但原来所在的律所在这方面却无法为律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在2014年初开始,我就暗下决心,提出了一个自己的”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有两个点,一个是走出去读书,因此我去交大读书,去复旦读书,通过读书结识了我原来在上海没有的同学资源,而这些企业家同学们基于对我的专业度、为人品行的信任就把案件或法律顾问交给了我,这就为我次年开所打下了一个人脉基础。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我要感谢读书,是读书让我有了起飞的第一个翅膀。

再一个就是写诗。2013年端午节时,是我做律师的第20个年头,但律师事业却遭遇发展瓶颈,该怎样突破自我的藩篱,是我面临的重大挑战。感谢上天,在我迷茫时让我提起笔开始诗歌创作,写下法律人对这块土地及这土地上人民命运的思考。在写诗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同样喜欢诗的企业家们、读者朋友们,而他们在企业经营中,也会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在交往过程中,他们也是基于对我的专业度的信任,把案子或是法律顾问业务交给我。举一个例子,在一次诗歌沙龙上,我朗诵了一首我的作品,其中场下的一位朋友非常喜欢我的作品,进而我们成为了彼此信任的朋友,他就把他朋友的案件引荐给我,而我代理这个案件也取得了很成功的结果,当然也是收了一笔还算可观的费用的。直到现在,我们三人还是彼此信任的朋友。所以我要感谢诗歌,感谢我的诗人律师身份,是诗歌让我接触到灵魂认同层面的友人们,是诗歌给我起飞的第二个翅膀。

正是因为读书和写诗两个翅膀,让我得以振翅起飞,从上海滩万千律师中以诗人的身份与其他律师相区别,当然也与其他非律师诗人相异。我的诗歌作品具有其他诗人没有的法律人的自由意识、权利意识,说穿了就是“个人主体”意识,而我创办的君玖律师事务所也是这一主体意识的体现。

君玖律师事务所的得名也是机缘巧合,因为我喜欢”君“字,当时报司法部核名时是以第二个字为“壹、杉、伍、玖”这样的数字报上去的,最终把“君玖”所名核准下来,核准下来后我真的很喜欢。而律所的英文名我早就想好了是“SHANGHAI  L&R LAW FIRM,LLAWRRIGHT,直指律师工作的核心为法律和权利,如果法律不是为权利而存在,那法律的属性和存在就应该受到质疑。君,尊也(《说文》),代表法律;玖,玉也(《诗经.卫风》),代表权利,也有“君言玖鼎”之意。所以说,君玖所代表了我的法律理想和律师理念,就是,法律应当是公民权利的维护者,律师应当是公民权利的代言人,公民权利的维护者,是雪中送碳的一个职业。当然,律师为企业、企业家、为高净值人群服务也无可厚非,因为律师通过维护这些主体的权利而得到财富回报也是律师价值的体现。基于这两点,君玖律所把自己定位为依照法律,维护各类主体权利的角色,君玖律所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两条腿走路,君玖律所五年来发展的成功实践,也证明这一定位是准确的。

我原来做过的律师事务所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是个弱项,对律师的宣传也不尽人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律师分配机制上面的僵化与落后,不能调动律师的积极性,也无法实现律师和事务所双赢的目标,因此,我创立的君玖所在这方面也加以改良,多措施并举,以实现律所和律师双赢的目标。

我认为,律师发挥作用,除个人的才华、主观能动性、对案件的精到把握外,律师所在的平台也很重要。君玖所成立后,作为一家新锐精进的律师事务所,很注重律所平台本身的打造,律所确定了发展愿景为“一家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西方法治文化并具的海派风格律师事务所”,使命为“维护公民权利,践行中华法治”,价值观为“人本、改良、尊严、自由”,律所的执业理念为“责任、严谨、团队、共赢”,律所定位为“刑案辩护、大要案代理、公民之友和高净值企业家律师”,以为委托人提供更优质的专属定制法律服务。

君玖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为诉讼律师出身,因此诉讼业务是律所的发展之基础,但为律所的长远发展,根据周边资源实际,律所也开辟以资本市场、高净值人群财富法律保障为导向的法律服务,并小有成绩。为此,律所成立了“刑事业务部”、“不良资产重组业务部”、“君玖家族财富办公室”等内设机构,意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共进,开拓律所的美好前景。

 而君玖所的90后的律师们,作为法律新生代,他们有他们交往的圈子和平台,我鼓励他们自己多多开拓自己的业务。像于涵川律师,他主要做一家港资证券公司的新业务见证业务,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某大服装企业的不良资产重组业务的法律尽职调查、出具法律意见书业务,当然也参与了某影视公司股权回购纠纷被诉的诉讼业务,诉讼案件水平和非诉讼项目的处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侯亚楠作为我的律师助理参与了本所大量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处理,做事踏实认真,自身业务素质也有很大提高。

律所采取以律师为本的发展战略,律所尊重律师,尊重律师劳动,与律师共同发展,在打造君玖律所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注重律师个人品牌知名度的树立,律所建立了律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在网站和公众号上,除律所单位的宣传外,更注重律师个人的宣传,以共同扩大律所和律师知名度、美誉度,达到律师和律所共赢、共同成长的目标。

我担任主任后,不仅忙于自身律师业务,还要承担律所管理工作。君玖律师事务所的平台就是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工作去努力,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人生一个交代。

再过几个月,就是我来上海执业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的时光,历史上的一瞬,但是却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黄金岁月,谢谢上海的包容,谢谢上海的师友相助,才使我得以成长,并在上海滩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而今年的919日,即将迎来君玖所成立五周年纪念日,我相信,君玖所秉承已经确立的律所愿景、使命、价值观,务实做好每一个客户委托的案件,君玖律所一定会在品牌树立和业务创收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君玖治印和英文所名图文为注册商标,君玖律师事务所网站和君玖律师微信公众号已运营近五年,为君玖品牌的树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海派律师  深得信任

 

何为“海派律师?“,除了我前文提到的一些海派风格的特点外,我认为,一个是忠诚于法律的律师理念,再一个是扎实、细腻的办案风格,受到了委托人的信任,并且永远秉持着律师的职业操守,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法治水平,这就是海派律师。

90年代初,我从大学法学教师转行成为一名执业律师,从2000年国庆节算起,我来到大上海并做执业律师,加在一起我已经执业20余年了,在上海滩执业的时间早已超过在北方小城秦皇岛的执业时间,上海滩的海派风格早已融入我的律师执业血液中。

我办案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敢于仗法直言。在我看来,律师在法庭上敢于依法直言是职责所系,也是一个律师的理所当然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 在现今的司法体系设定中,律师不是强者,如果律师再不敢直言的话,那很有可能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在我早期办的一起人身损害案中,我代理的原告是受害者,被告是一个雇主,还有两个是分别是发包和分包单位,而且都是大单位,赔偿能力是不用说的,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还一直要求原告提供这证据那证据,但对被告就似有偏袒,我和委托人商讨了一下,当庭申请其回避,尽管回避未申请成功,但法官也有忌惮,最终虽未全部支持原告诉请,但原告最终还是在几经仲裁、诉讼周折后拿到了赔偿款。敢于直言是我的风格。

再一个就是责任心。律师的责任,大的方面就是法律的正确实施方面有一个责任,小的方面就是对委托人的责任。我曾办的一个房产案件,委托人因为帮助别人借高利贷抵押借款,眼看着做被告房子要被收掉了,找到我后,我马上给委托人去调取相关房产抵押登记档案,发现原告没有在抵押担保到期的法定期限内行使诉权,诉讼时效已经超过了。后来法院采纳了我的意见,原告的诉讼请求被驳回,委托人最终房子保住了。

第三个就是细心,我接受委托后,会细心琢磨怎样才能维护到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起诉诉请的确定,答辩角度的修正,我都要求尽量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满足委托人诉求,再到证据的整理,直至开庭的重头戏里,如何用准确的法言法语表达出来让法官信服,因此我的办案成功率也较高,深得委托人信任。

我本人是诉讼律师出身,但君玖所成立后,也做了很多成功的非诉讼业务,而非诉讼这部分现在占有君玖所创收的半壁江山,在非诉讼项目的处理上,我提出按照君玖律师的实际接受委托,法律风险大的坚决不接,只接君玖所能做并能做好的非诉讼项目。像君玖所做的某大型服装企业重组的尽职调查,出具法律意见书项目,君玖律师团队在未进现场前就要求委托企业提供集团内各企业的主体信息,债权债务清单、判决书等等尽职调查所需要资料,而君玖律师的尽职调查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法律文书完全在上述证据基础和现场尽职调查上所形成,做到法律文书有据可查,律师事务所和签字律师零风险。

当然,海派律师的特点还有很多,诸如待人接物的大方得体,对人对事的温文尔雅,前段时间偶然看了一集《精英律师》,就被其中主角对同事、对律师助理的态度、说话方式所惊呆,看了下,此剧的拍摄背景为北京,稍有了一些理解,但我想说的是,我理解的海派律师应当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是进退有度的,不论是在法庭上,还是谈判桌上,都不是以咄咄逼人见长的。这才应该是海派律师应当有的风范。

我总是说,以我一个北方人,是如此适应上海的文化氛围,以至于不了解的朋友们全以为我是上海人。谢谢上海滩的浸润,让我拥有了优雅细腻的海派风格。我以此为荣,并还在进步中。

 

诗人律师   诗法人生

 

不论在办案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力求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像我去山东办一个物流公司保险案,就曾写过一首小诗,“驱车千里孔孟原,江山如画已千年,只叹还未见大同,我辈愧对先贤愿”,也许不合音律,但确实出于对大好河山和古圣先贤的热爱。还有有感于上海春日多雨的“壬辰春日佳气少,申城草色兀自青,莫说细雨添心事,人生岂有不乐冤”,即使达不到好诗的标准,但自己写写读读还是陶冶性情的。

在初学写诗时,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于右任先生手书的联句造物所忌讳者巧,万类想感以诚句,横批真善美,这一联句和横批即给刚涉足诗歌创作的我以深刻的启示,就是,作为诗人的我,一定写出更真诚的发乎内心深处的作品,有真,才会有善,才会有美。可以说,我后来的诗歌作品全是走的这一路线,我不会技巧,也没有技巧,但我的诗作品是真诚的,这就让我的作品有了更区别于万千写诗人的创作,使我的作品有了大江体的可识别性。

就这样写着写着,我于201510月在线装书局出版了一本诗集《从今天起,做个诗人》,其中收录了我的部分古风诗词作品及现代诗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在美国,出版了海内外诗人中英双语诗集《彼岸花开》,收录了我的代表作品《迷途》、《夜莺》。我的另一首代表作《看见看不见》发表于《东方诗坛》,古风诗词作品发表于《燕山》。

当然律师不可能放弃,因为律师职业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实现法治理想的支点,但我也认为,当一个人生命中自发展现他诗人的天性时,我也不会阻止,而且要和律师业务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同时作为诗人、诗歌活动家,我依托上海君玖律师事务所创办了上海滩诗社(正式名称为:上海君玖法治诗歌人文促进中心)并担任社长,在律师业务之余,努力践行诗社使命“促进公民诗歌,复兴诗意中华”,这和君玖律师所愿景“维护公民权利,践行中华法治”有异曲同工之妙,律所和诗社的共同价值观为“人本、改良、尊严、自由”,以期通过律所和诗社两个平台为国家法治进步、民族诗歌复兴做出一个公民的绵薄贡献。

上海滩诗社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海滩诗社”,主要刊登体现我提出的体现”人的省觉“为目标的海内外诗人的诗歌作品,报道以上海君玖法治诗歌人文促进中心.上海滩诗社为主办单位的诗歌活动。

2014年首届中国桃花潭诗会上,我获得“网络诗歌发展创新奖”,2015年世界诗人大会(上海.慈溪)上,我本人获得“实力诗人奖”,2015世界华语诗歌大会上,我的诗集《从今天起,做个诗人》获得“特别贡献奖”。

大江诗社(中华沧浪诗社)在2014年首届中国桃花潭诗会上,获得“网络诗歌促进奖”,上海滩诗社曾获得过2015年世界诗人大会(上海.慈溪)“诗歌组织奖”。

2018年底,我创办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大江诗歌奖”暨“君玖法治特别奖”、“君玖人文特别奖”,该奖项每年底发布授予真正热爱诗歌,为法治和人文进步做出贡献的诗人、法律人和作家们,我本人获得首届”大江诗歌奖“的“诗歌活动家奖”这一荣誉。

我给我的定位除了律师、诗人、诗歌活动家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人文研究和传播者,为此,我也建立了”君玖人文“微信公众号,刊登海内外诗人、作家、人文学者在促进”人的省觉“,促进中华人文文明进步方面的优秀作品,以期为中华公民人文社会的建立做一点自己的努力。

 

我爱好读书,除读法律、诗歌、人文外,我还持续报读了复旦大学人文智慧课堂国学班,上海财大商业与资本EMBA,上海交大---荷兰欧洲商学院的DBA,意在拓宽视野,向专家学习,向企业家同学们学习。我认为,在律师办案闲暇后,伴着茶香,读一读李杜、品一品苏辛,感受一下古人的才情和勇敢,或喝一杯海派清咖,读一下民国诗人作品或外国诗人作品,感受他们的大爱情怀、细腻诗心,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写诗写下自己的思索,哪怕是稚嫩的,但出于真情自会感动自己,并触动读者内心的某个角落。我认为,这样的诗法人生是美好的,我也正在追求并享受着这样的人生。我的第二部个人诗集已经完稿,正在出版进程中。

君玖律所地址在杨浦区的滨江地区,位于百联滨江购物中心楼上的14楼,这里车水马龙,商业繁华,停车便利,离12线地铁宁国路站只有几步之遥,律所下设的上海君玖法治诗歌人文促进中心.上海滩诗社也在此处,律所和诗社平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定能为上海滩的法治建设和公民诗歌复兴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谁又能说法律人不可以诗意呢?但愿每个人都能追求自己更为诗意的人生。我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共勉。

                                    

2020210

 

注:本文为即将出版的著名律师朱妙春先生师生律师文集《青胜于蓝》稿件。 

 

 

 

 

附:诗人律师于大江代表作《看见看不见》系列》

(原诗刊载于《东方诗坛》)

 

看見看不見(之一)

 

夜色

作了浪漫的霓裳

你看見看不見的思念

在翻山越嶺的飛揚 。

 

夜幕 

作了異端的掩護

你看見看不見的飛蛾

在奮不顧身的撲火 。

 

白晝

陽光下的不堪

該有多少看見看不見

視若無睹的漠然 。

 

白夜

看見看不見的陰霾

侵犯生命的存在

骯髒的氣息

包裹著塵埃 。

 

看見看不見的手

掌握著權杖

看見看不見的網

粘住蝴蝶的翅膀 。

 

看見看不見的野鴿

在草原深處裏棲著

看見看不見的神靈

在春秋大夢中醒著

 

看見看不見(之二)

 

天上

看見看不見的太陽

閃著冷冷的光

看見看不見的祖先

在質問後世守望。

 

人間

看見看不見的繩索

勒住發聲的口腔

看見看不見的不公

發配了多少遐想。

 

看見看不見的鴻溝

橫亙心上

看見看不見的枷鎖

囚禁向往。

 

看見看不見的良心

在無奈沉默

看見看不見的虛妄

在不休宣講。

 

看見看不見的清流

在冰層下噴湧

看見看不見的心靈

在冬日裏萌動

 

看見看不見(之三)

 

看見媚惑後面

有看不見的欲求之火

看見迷幻後面

有看不見的礦工血色。

 

看見天秤座

朝看不見的黑暗傾斜

看見子彈

躲開了看不見的罪惡。

 

看見花朵

被看不見的氣息萎敗

看見樹木

被看不見的蟲蟻裹挾。

 

看見雕梁

後面是看不見的朽木

看見畫棟

後面是看不見的魔。

 

看見靈魂

被看不見的鎖鏈捆綁

看見自由

從看不見的沙漏逃走。

 

看見春風

在看不見的遠山後等候

看見暖流

在看不見的大洋裏駐守